top of page

梅雨季節、突發癢、紅、疹、屑、油,當心濕疹和異位性皮膚炎爆發?

  • janesu8
  • 3月20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目錄:


梅雨季皮膚反而更糟?破解「高濕=保濕」的致命誤區


梅雨季是台灣每年5月到6月的常見氣候,帶來高濕度和悶熱的天氣。很多人誤以為潮濕環境能讓皮膚保持滋潤,但事實恰恰相反,這反而可能讓濕疹和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研究顯示,梅雨季期間,濕疹患者前往醫院就診的比例可能增加,雖然確切的40%增幅數據尚未完全確定,但臨床觀察發現濕疹和異位性皮膚炎的惡化率可能大幅上升,例如67%。這是因為高濕度並非保濕的幫手,汗水無法順利蒸發,導致皮膚角質層中有的汗水,屏障反而 (絲聚蛋白受損),潮濕空氣中增多的黴菌和細菌更容易入侵,引發紅腫和瘙癢[1, 2]。


梅雨季濕疹爆發的三大真相


1. 【汗水成毒藥】濕黏環境如何讓皮膚「窒息」?

在高濕度下,汗水無法蒸發,堆積在皮膚表面,造成角質層過度水合。研究發現,長時間暴露在潮濕環境中,角質層的脂質結構會被破壞,細胞間隙擴大,形成「水池」,進而損害皮膚屏障功能。絲聚蛋白是維持屏障的重要蛋白,一旦斷裂,黴菌和細菌就能輕易穿透,導致紅腫和瘙癢。例如,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雨衣或悶熱的鞋子,汗水悶在皮膚上,就容易引發這種問題[3]。

 

2. 【黴菌大軍壓境】你看不見的皮膚戰爭

潮濕環境是黴菌繁殖的溫床,常見的念珠菌和皮屑芽孢菌在梅雨季特別活躍。研究顯示,在溫暖潮濕的氣候下,皮屑芽孢菌的數量可能比乾燥環境高出5倍。日常生活中,像是濕毛巾沒晾乾、洗完澡後皮膚未擦乾就穿衣服,都會讓這些黴菌趁機滋生。當皮膚上的菌群失衡,免疫系統會過度反應,釋放促炎因子,造成慢性發炎,讓濕疹症狀加重[4]。


3. 【異位性皮膚炎惡化循環】為什麼越抓越嚴重?

潮濕環境會刺激免疫細胞釋放瘙癢因子,例如介白素-31,研究顯示這種因子的濃度在夜間可能比白天高出3倍,導致瘙癢感更強烈。當你忍不住抓癢,皮膚表皮會進一步破損,形成惡性循環。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像是睡覺時流汗、床單潮濕,或穿著濕衣服,都可能加劇這種瘙癢和損傷,讓症狀越來越嚴重[5, 6]。


濕黏環境讓皮膚「窒息」
濕黏環境讓皮膚「窒息」

高風險族群:你的皮膚正在發出警報


1. 基因缺陷者

有些人的皮膚天生較脆弱,這與絲聚蛋白基因突變有關。研究發現,亞洲地區約20-3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此基因缺陷,導致角質屏障功能不佳,黴菌附著的風險更高。如果你常在手肘或膝蓋後側出現反覆脫屑,或冬天皮膚容易乾裂龜裂,就可能是高風險族群。梅雨季的潮濕更會讓這些問題雪上加霜[7]。

 

2. 過敏體質者

有過敏性鼻炎的人更容易得濕疹,研究顯示這類族群的濕疹發生率比一般人高約3倍。這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衡,容易對潮濕環境中的刺激過度反應。例如,常打噴嚏、流鼻水的人,可能在梅雨季發現皮膚也開始紅癢,這是身體警訊的一部分[8]。

 

3. 潮濕環境暴露者

長時間處在潮濕環境的人特別容易有皮膚問題。研究指出,每天穿著雨鞋超過6小時的人,足部黴菌感染率可能高達82%。生活中像是下雨天穿著濕襪子、雨鞋內沒乾透就再穿,都會讓腳部皮膚變成黴菌的溫床,進而引發濕疹或感染[9]。



長時間處在潮濕環境的人特別容易有皮膚問題
長時間處在潮濕環境的人特別容易有皮膚問題

早期徵兆控管:皮膚的5大無聲求救


  • 夜間瘙癢加劇:夜間瘙癢感特別明顯,研究發現介白素-31濃度在晚上可能比白天高,讓你半夜抓個不停。這常發生在悶熱的夜晚或床單沒乾透時[10]。

  • 微小水泡叢生:手指側邊長出小水泡,可能是汗疱疹,常與鎳過敏有關。戴金屬飾品或接觸濕氣後更容易出現[11]。

  • 皮膚砂紙化觸感:皮膚摸起來像砂紙,顯示角質層脫落加快,可能比正常快30%。這常見於洗澡後沒擦乾就穿衣服的人[12]。

  • 局部熱感紅斑:發紅處摸起來比旁邊熱,溫度可能高1.5度,這是血管擴張的徵兆,常因汗水悶住引發[13]。

  • 毛孔油性分泌物:毛孔冒出油膩分泌物,可能是脂質過氧化物增加,誘發發炎反應。油膩的頭皮或臉部若沒清潔乾淨,更容易發生[14]。

 

科學建議,若出現2項以上症狀,應在72小時內採取防護措施,避免惡化,但具體時效數據仍需更多研究支持。


礦物微量元素:科學驗證的防禦關鍵


  • 鋅:鋅能抑制細菌生長,例如金黃葡萄球菌,研究顯示其抗菌效果顯著,適合用於濕疹急性期修護。生活中可選擇含鋅的護膚品[15]。

  • -銅:銅能調節超氧化物歧化酶,減少瘙癢訊號如介白素-31,幫助減輕發炎。銅含量高的產品可作為長期保養選擇[16]。


梅雨季特殊保養要點,你做對了嗎?


  • 選擇「輕封閉性」保濕產品

    避免過度厚重的乳霜以免讓汗水蒸發更困難,加重過敏機會。


  • 減少「濕敷型保養」頻率

    面膜或化妝水濕敷時間控制在 5分鐘內,一週最多2次,避免角質長時間浸泡。


  • 「油水平衡」的控油平衡法

    若T區出油明顯,清水沖洗後務必塗抹小分子保養乳。 調節油脂同時強化屏障。


  • 夜間修護:

    初期角質過度水合導致的屏障受損,可寵於低度慢性發炎、無明顯症狀,但是仍應於夜間使用修護型保養品,修護角質。


  • 環境控管

    使用除濕機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5%,並在雨鞋內噴灑次氯酸銅消毒,避免黴菌滋生。每天曬乾鞋子也很重要[17]。




用對成分,潮濕也能是轉機


梅雨季雖然挑戰皮膚健康,但只要用對方法,就能扭轉劣勢。AMDS專利配方,經委由第三方生醫所的實驗,在降低TNF-A、IL-6含量方面,具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能夠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


參考資料

  1. [Time-trends for eczema prevalences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from 1985 to 2015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https://bmcpublichealth.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9-022-13650-7)

  2. [Cross-Sectional Study to Identify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Eczema within the Common Household Environment in Taiwan](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375532/)

  3. [Hydration Disrupts Human Stratum Corneum Ultrastructure](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202X15301676)

  4. [Malassezia—Can it be Ignored?](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533528/)

  5. [Interleukin‐31: The “itchy” cytokine in inflammation and therapy](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ll.14791)

  6. [Skin Barrier Basics for People With Eczema](https://nationaleczema.org/blog/what-is-my-skin-barrier/)

  7. [Filaggrin Mutation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290020/)

  8. [Rhinitis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81120621001721)

  9. [Common Fungal Infection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https://www.canesten.com.ph/skin-foot-health/learning-zone/common-fungal-infections-during-rainy-season)

  10. [Why Does Eczema Get Worse at Night? Sleeping and More](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atopic-dermatitis/sleeping-severe-eczema)

  11. [Nickel Allergy - DermNet](https://dermnetnz.org/topics/nickel-allergy)

  12. [CELLULAR CHANGES THAT ACCOMPANY SHEDDING OF HUMAN CORNEOCYTES](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447115/)

  13. [Infrared ther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skin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469307/)

  14. [Oxidative Stress in Atopic Dermatitis](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781995/)

  15. [Topical application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reduces bacterial skin infection in mice](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607937/)

  16. [Frontiers |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Human Skin: Current Knowledge](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medicine/articles/10.3389/fmed.2020.00183/full)

  17. [Monitor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o Control Mold](https://buythermopro.com/temperature-and-humidity-to-kill-mold/)

  18. 日常保養建議來自臨床經驗,無特定研究支持,但為常見低敏護理方


 
 
立即選購 | AMDS 微量元素專家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