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爸媽不慌:了解嬰兒肌膚特性,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

已更新:2024年8月5日



這篇文章旨在幫助您瞭解如何 安全而自然地呵護寶寶的肌膚,同時讓您知道何時需要尋求醫生的建議,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


新手爸媽既充滿喜悅,也難免會對寶寶的健康感到焦慮。寶寶嬌嫩的肌膚可能會出現紅疹、乾燥、粗糙、膿包、痘痘或暫時性的凸起或疹子等狀况,這雖然看起來令人擔憂,但請記住,大多數新生兒皮膚問題都是暫時性的、非常普遍的,通常會自行消退。甚至,有異位性皮膚炎家族史的新生兒,也可以透過盡早開始皮膚護理,達到預防的效果。


目錄


理解新生兒和嬰兒的皮膚



寶寶的皮膚正在發育中,與成人相比,具有以下特質:

  • 嬌嫩細薄:厚度約為成人的1/3

  • 天生乾燥:皮脂腺(負責産生油脂)尚未完全發育,因此乾燥是常見現象。

  • 敏感:外部因素,例如刺激物或乾燥的空氣,都可能輕易引起過敏反應。

  • 不斷發育:在頭幾年的時間裡,寶寶的皮膚會逐漸成熟,變得更加厚實和有彈性。


·       表皮:最外層,在新生兒身上較薄。

·       真皮:中間層,包含血管、神經和膠原蛋白。

·       皮下組織:最內層,由脂肪組織構成。


儘管寶寶的皮膚薄且尚未發育完全,但它已經擁有了保護功能:

·       屏障:它可以抵禦有害物質和過敏原。

·       免疫功能:它在發育中的免疫系統中發揮著作用。


因此,理解這些特性能幫助我們欣賞寶寶皮膚的自然狀態,以及避免對輕微的瑕疵反應過度。


常見的新生兒和嬰兒皮膚問題:


、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的皮膚狀況

許多看似令人擔心的皮膚問題既普遍又通常無害。 以下是一些常見狀況的發生頻率:


a. 嬰兒痤瘡:影響多達 20% 的新生兒。 通常在臉部和上半身出現紅色或白色的小丘疹。[1]



  • 母親荷爾蒙:據推測,母親懷孕期間傳遞給嬰兒的荷爾蒙殘留物會刺激油脂腺,導致毛孔堵塞和痤瘡爆發。

  • 發育中的油脂腺:新生兒的油脂腺仍在發育,這可能導致皮脂 (油脂) 過度產生,堵塞毛孔並引起痤瘡。

  • 真菌:在某些情况下,一種稱為馬拉色菌 (Malassezia) 的天然生活在皮膚上的菌可能是因素之一。 注意事項:

  • 通常是暫時的:嬰兒痤瘡非常普遍,通常會在幾週或幾個月內隨著荷爾蒙水平正常化而自行消退。

  • 無需治療:醫生通常不建議治療嬰兒痤瘡。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磨砂膏,以免刺激嬌嫩的皮膚。

b. 新生兒中毒性紅斑: 這種帶小疙瘩的斑駁狀紅疹出現在 50% 的新生兒身上,通常在出生 2-3 天 內出現。 這是由嬰兒尚未成熟的免疫系統適應環境引起的,通常會在 一周內 消失。


c. 搖籃帽(脂漏性皮膚炎):超過 70% 的嬰兒在其出生後的頭三個月內會受到影響 現這種狀況。 頭皮上出現油膩、黃色、脫屑的斑塊。[2]



  • 皮脂過度產生:新生兒有時皮脂腺會過度活躍,導致頭皮產生過多的皮脂 (油脂)

  • 真菌過度生長: 一種稱為馬拉色菌 (Malassezia) 的菌生活在頭皮上。雖然它通常是無害的,但與皮脂過度生長一起,可能導致搖籃帽的形成。

  • 遺傳:一些嬰兒可能由於遺傳因素更容易患上搖籃帽。如果父母在嬰兒時期患有搖籃帽,他們的孩子也更可能患上這種疾病。

  • 免疫系統發育:新生兒的免疫系統仍在發育,因此更容易患上搖籃帽等。

也可能的因素包括:

  • 母親荷爾蒙:一些研究表明,出生後殘留的母親荷爾蒙可能刺激皮脂產生,並導致搖籃帽。

  • 環境因素:雖然不會直接引起搖籃帽,但寒冷乾燥的天氣可能會加劇現有的搖籃帽症狀。

但是、搖籃帽是無害的,通常會在 幾個月內自行消退。通常 不需要特定的治療。但是,您的兒科醫生可能會推薦使用油或特殊洗髮精進行溫和的頭皮按摩,以幫助軟化和去除鱗屑。

 

d. 口水疹:


值得注意的是,流涎疹的形態可能有所不同,它可能看起來像:[3]

  • 紅色、稍微隆起的斑塊

  • 小疙瘩

  • 乾燥、龜裂的皮膚

這些通常集中在嘴巴和臉頰周圍,也就是口水容易積聚的地方。 以下是口水爲何經常表現爲乾燥、龜裂的皮膚的原因:

  • 持續的潮濕和刺激口水中含有會刺激皮膚的酶,尤其是在長時間接觸的情况下。 這會去除皮膚的天然保護油脂和屏障,使其容易乾燥和龜裂。

  • 蒸發:當口水留在皮膚上時,最終會蒸發。 這個蒸發過程會從皮膚表面抽取水分,加劇乾燥。

  • 摩擦:嬰兒擦嘴、摩擦床單或衣服,或吮手指,都會對已經受刺激的皮膚造成額外的摩擦,使其惡化。

  • 潛在的皮膚狀況:如果您的寶寶容易患濕疹或其他皮膚敏感症,口水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些狀况,導致更乾燥和龜裂。


e. 汗管疹: 


鼻梁、臉頰和下巴上出現的微小白色斑點,是毛孔堵塞所致。[4]

  • 汗管疹是正常的:它們是由於微小的皮膚薄片或角蛋白(一種蛋白質)被困在嬰兒皮膚表面以下形成的小白點。

  • 與媽媽或寶寶無關:汗管疹僅僅是由于新生兒皮膚發育所致,並非母親做了或沒做某件事,或與寶寶的任何特定因素有關。

  • 任何人都可能得這種疹子:汗管疹雖然在新生兒中最常見,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出現。

關鍵要點:

  • 無害:汗管疹不會癢或痛。

  • 暫時性:它們通常會在幾周或幾個月內自行消失。

  • 不需要治療:醫生通常不建議任何干預,因爲它們無害且會自行消退。

f. 痱子(汗斑):由于汗腺阻塞引起的小紅色丘疹。


二、可能需要藥物治療的皮膚狀況


a. 濕疹:[5]



雖然整體患病率有所不同,但約 15-20% 的嬰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可能會經歷某種形式的濕疹。 乾燥、發癢、紅色斑塊,常出現在臉頰、肘部和膝蓋的褶皺處。 可能需要醫生開的局部藥膏。[6]


b. 尿布疹: 多達 35% 的嬰兒會經歷尿布疹。 尿布區域皮膚發紅、刺激。通常用尿布膏治療,但有時也可能是由真菌感染。[7] [8]



發生原因:

  • 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新生兒的免疫系統仍在發育中,因此更容易受到刺激物和過敏原的影響,這些刺激物和過敏原可能會引發皮疹。

  • 敏感性肌膚:新生兒的皮膚比成人薄且更脆弱,易於受刺激。

  • 酵菌過度生長:尿布區域的潮濕和溫暖會創造有利於酵母菌生長的環境,導致尿布疹。

  • 毛孔堵塞:汗管疹和嬰兒痤瘡是由於死皮細胞和油脂被困在毛孔中引起的。


高風險嬰兒的保養,可預防異位性皮膚炎


如果您有異位性皮膚炎(AD)的家族史,也稱爲濕疹,您可能會擔心新生兒患病的風險。然而,研究帶來了令人鼓舞的消息。


2014年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的兩項研究,强調了每日使用潤膚劑(特殊潤膚霜)預防 AD 的可能性。其中一項研究發現,每日使用潤膚劑可以使高危嬰兒在6個月大時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可能性顯著降低50%。這意味著與未使用潤膚劑的嬰兒相比,使用潤膚劑的嬰兒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數量减少了50%。[9]


另一項研究表明,從出生開始定期使用潤膚劑,可以使高危嬰兒在32周大時異位性皮膚炎的累積發生率降低32%。這意味著持續使用潤膚劑的嬰兒在第一年內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可能性减少了32%。[10]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從出生開始建立持續的每日潤膚程序,可能是一種簡單且潛在高效的方法來預防您的寶寶患異位性皮膚炎。通過保持寶寶的皮膚水份充足並使用潤膚劑加以保護,您可顯著降低他們患上這種常見且可能引起不適的皮膚病的風險。請記住,最好始終諮詢您的兒科醫生瞭解您寶寶的特定需求,並獲得選擇最合適的潤膚劑和建立適當護膚程序的指導。


不必要藥物和類固醇濫用的風險


雖然藥物在醫療保健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過度使用會破壞寶寶嬌嫩皮膚的微妙平衡。非處方藥膏和藥用肥皂可能會刺激皮膚並去除天然油脂,反而使其試圖治療的問題惡化。


同樣,類固醇乳膏是强效藥物,應僅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於特定疾病。濫用類固醇會導致副作用,例如皮膚變薄和更容易感染。如果您的寶寶對局部類固醇産生依賴,請務必諮詢醫生以獲得適當的指導。突然停用這些藥物有時會導致一種稱爲局部類固醇戒斷的症狀,這可能會引起進一步的皮膚問題和不適。


重要的是要知道,嬰兒不會像成年人長期濫用藥物那樣産生類固醇依賴。


聰明選擇寶寶皮膚護理産品


在選擇寶寶護理産品時,請考慮以下幾點:


避免含有以下成分的産品:

  • 謹慎選擇成分,例如對羥基苯甲酸酯、强香精、鄰苯二甲酸鹽和硫酸鹽。

  • 無香精更安心:選擇標有“無香精”的産品以儘量减少過敏反應的風險。但是,請注意這並不總是意味著沒有香味,因爲一些天然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輕微氣味。

  • 依賴可靠資源:利用美國環境工作組(EWG)的Skin Deep數據庫 (https://www.ewg.org/skindeep/) 等網站,查詢產品安全性和成分資訊。

  • 選擇促進皮膚健康成長的成分:首選吸收好,含有幫助皮膚成長的成分,例如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肌膚外用營養補充品。

請記住,您並不孤單!許多新手父母都會對寶寶的皮膚感到焦慮。請相信您的直覺,必要時諮詢兒科醫生,並提供簡單溫和的護理。在大多數情况下,寶寶的皮膚會在您的悉心呵護下自然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嬰兒痤瘡https://www.aafp.org/pubs/afp/issues/2021/1100/p523.html

  2. 搖籃帽(脂漏性皮膚炎)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baby/cradle-cap-eyebrows

  3. 口水疹 https://continuumtx.com/baby-drool-rash/

  4. 汗管疹https://myexpertmidwife.com/blogs/my-expert-midwife/baby-spots-milia-causes-treatments

  5. 濕疹https://nationaleczema.org/eczema/children/

  6. 濕疹(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58654/Kamer B, Pasowska R, Dółka E, Blomberg A, Rotsztejn H. Prevalence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life: authors' observations. Postepy Dermatol Alergol. 2013 Oct;30(5):277-81. doi: 10.5114/pdia.2013.38355. Epub 2013 Oct 30. PMID: 24353486; PMCID: PMC3858654.

  7. 尿布疹(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027557/)Carr AN, DeWitt T, Cork MJ, Eichenfield LF, Fölster-Holst R, Hohl D, Lane AT, Paller A, Pickering L, Taieb A, Cui TY, Xu ZG, Wang X, Brink S, Niu Y, Ogle J, Odio M, Gibb RD. Diaper dermatitis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impact of caregiver behavior. Pediatr Dermatol. 2020 Jan;37(1):130-136. doi: 10.1111/pde.14047. Epub 2019 Dec 2. PMID: 31793090; PMCID: PMC7027557.

  8. 尿布疹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diaper-rash.html

  9. 《潤膚劑從出生開始增强皮膚屏障可有效預防異位性皮膚炎》,《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2014年10月。

  10. 《新生兒塗抹潤膚霜可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2014 年10月。

bottom of page